济南力推诊疗信息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

  看同一种病,跑几家医院,就要做几次检查,拍几次片子……各家医院CT、B超、血常规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,如同一道信息“壁垒“,让老百姓多花了冤枉钱,多跑了冤枉路。

  这个问题如何解?济南市出方案了。

  近日,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》。方案不仅提出将全面推行“不见面”审批,不少细节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,如方案提到在2021年年底前,济南将实现水电气暖报装、查询、缴费等业务全程网办。其中,电子病历、就诊结果有望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备受关注。

  《方案》提出,实现群众可自主选择电子健康卡、社保卡(含电子社保卡)就医购药,自主选择使用社保卡(含电子社保卡)、电子医保凭证报销支付。推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、家庭医生签约系统与电子病历数据库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,居民健康档案及身份识别、电子病历、诊疗信息、报告单结果等信息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,并严格保护个人隐私,减少群众重复办卡,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。(牵头单位:市卫生健康委、市医保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;责任单位:市政府有关部门、各区县政府)

  记者留意到,今年1月,山东印发《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》同样提到了推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、家庭医生签约系统与电子病历数据库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,居民健康档案及身份识别、电子病历、诊疗信息、报告单结果等信息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。

  两相对比,济南市专门提出要严格保护个人隐私,减少群众重复办卡,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。

  其实,电子病历、诊疗信息等互联互通并非“新鲜事”。

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,医生手写病历渐渐变少,“电子病历”逐渐普及为推动医院之间实现就诊信息互联共享提供了可能。互联互通,实现患者诊断信息共享,不仅可以避免重复检查,降低医疗费用,助力分级诊疗,也能够促使医院间相互学习借鉴,互补短板,提升医疗诊治的效率和应用水平。记者查阅资料发现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城市早有试点。

  而今天(3月11日)山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介绍“十三五”期间,山东实施了“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”三年行动计划,推出改善医疗服务60条、缓解群众“看病难”十条措施,推进检验结果省内“一单通”和京津冀鲁互认等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,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,患者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。而作为省会的济南也在2019年末,出台了个人健康信息(含电子病历)管理办法,试点推行市级以下医院病历互认。2020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到,已有15家委属医院电子病历和11个区县电子健康档案全部向居民开放,初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、电子病历、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,初步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,完成了健康档案浏览器、数据质控等8个子系统的部署与应用。

  不过也应该看到,不同医院之间要实现就诊信息的互认并非易事。不少医院担忧存在个人信息尤其是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。同时,还有些医院存在的利益保护主义,不愿意将自己的诊疗信息和结果分享于其他医院,也不信任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,这都阻碍了“电子病历”等实现互联共享。

  济南提出要严格保护个人隐私,减少群众重复办卡,应该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点,旨在打通“电子病历”实现“互联共享”的“肠梗阻”。如若后期配上相应举措,健全医院对于病患病历、个人信息的保护机制,并出台不同医院之间检查结果互认的范围和标准,从政府层面积极推动,明确医疗责任,多了一层保障,多一层推动力,百姓生活看病就医将更加便利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禹亚宁 王建国 策划 孙秀岭报道)

阅读 0评论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相关评论

取消
  • 头条
  • 视频
  • 商城
  • 我的